高温是淀粉糊化和蛋白质变性的关键,温度不足或过高均会影响膨化。温度过低(<80℃):淀粉糊化不充分,原料未全部熟化,面胚硬心、无膨化感,口感夹生。温度过高(>130℃):原料易过度熟化甚至碳化,产生焦苦味,且面筋网络被破坏,无法包裹气体,膨化后易塌陷、发脆。多数设备采用分段控温(进料段60-80℃预热,挤压段100-120℃糊化,出料段90-100℃定型),需根据原料水分和面粉筋度微调(如高筋粉需稍高温度加速糊化)。
螺旋杆的转速越快(如300-500转/分钟),原料在机筒内停留时间短,受挤压和摩擦的强度高,瞬间压力大,膨化更剧烈(适合需要高蓬松度的产品);但转速过快可能导致熟化不均匀,面胚内外膨化度差异大。转速过慢(<200转/分钟),压力不足,膨化效果弱,面胚偏紧实。其次,螺距越小、压缩比越大,原料被挤压的强度越高,压力积累越明显,膨化效果越强;反之则压力小,膨化度低。